close

生活的藝術-生命的新春天

 

人的身心不能保持平衡,在生活中犯許多錯誤的行為,對生命的殺傷力很大。如果身心能保持平衡,會顯現在外表,人看起來會較自然、輕鬆、年輕。身心如何保持平衡,在生命中犯比較少的錯誤,是生活的藝術。

 

我一生中也犯了許多錯誤,大學選擇法律系並沒錯,但那個時代許多不合理、不公平的制度存在,我們無力改變,但可以避免走許多冤枉、錯誤的路,我不知變通,一再執迷不悟,最後被迫走上另外一條不喜歡的路。走了很長一段期間,工作上真的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為了養家活口,繼續工作,目的只是為了全家的生存,那段期間全無生活藝術可言。

 

企業會成功是「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人會生活的有藝術、有價值,也是「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我們同學多以文史為主,一生中喜歡的東西,有的是藝術、歷史、教育,有的是音樂、詩歌、文學,有的是書法、美術、哲學等。我稍微不同,主要是以商學、法律、哲學、心理學為主。我對運動有點細胞,對「藝術」真的沒有細胞,但年紀大了,倒也有一些「生活的藝術。」

 

說到「生活的藝術」就會想到幽默大師林語堂最為人知的著作「生活的藝術」,最早以英文的方式書寫向外國人講述中國人的生活哲學。這本書談的主題很多,包括:論人類的觀察、人情、享受人生、心智、個人主義、家庭之樂、悠閒的重要性、享受大自然、旅行、文化、生活享受等。

 

我看到林語堂在「生活的藝術」書中自序的一段話:「我的靈魂很舒服在泥土裡蠕動,覺得很快樂。當一個人悠閒陶醉於土地上時,他的心靈似乎那麼輕鬆,好像是在天堂一般。事實上,他那六尺之驅,何嘗離開土壤一寸一分呢?」問題是「如何讓靈魂很舒服在泥土裡蠕動,覺得很快樂?」

 

本文談談「讓靈魂很舒服」,我個人在生活中的作法。

第一,我是重度閱讀者,多年來很輕鬆自然的讀哲學、心理學的書,例如羅素的「西方哲學史」等,M. Scott Peck(史考特、派克)的「心靈地圖」、「等待重生」等,榮格的「人格及其象徵」、「榮格自傳」、「紅書」等,佛洛姆的「自我的追尋」、「逃避自由」等,讓我的靈魂感覺舒服。

在格子我也寫了94篇的文章,這是我的分享,也是讓我的靈魂很舒服的方式。

最近幾年看專業的書,如商學、法律的書都感覺很勉強,有點應付的感覺。

 

第二、我參加一些有價值、藝術的生命活動,不用說「亮需合唱團」當然是其中重要的。經常和同學在LINE上分享個人的生活、個人的喜好,也是「讓靈魂很舒服」的方式。我也選擇一些同學會和社團活動,有些社團會請我去演講,其實我不是很喜歡演講和上課的人,我比較喜歡的方式是和一些好同學、好友聊天,分享生活中的點滴。

 

第三、我的家庭生活真的很幸福,我太太合唱團的同學算是熟悉的,她是一位可愛、個性極好的人。我三個小孩彼此互動很好,我兒子還經常和姊姊挽著手去逛街、看電影、看平劇。家人和我幾乎無話不談,心靈契合。

 

以上是我透過探究自己的靈魂深處,找到「生命的新春天」的方式,同學也有各種不同方式「讓靈魂很舒服」。「讓靈魂很舒服」,個人生活和家庭生活也一定幸福!

 

2018年10月6日 王寶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杏嵐旭長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