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永遠的懷念

 

    他和我一起生活,只有短短的三年半,卻留給了我滿滿的懷念。

    走進他的生活圈時,他已是一位直腸癌末期的患者。雖然體弱需人照顧,但他仍能把其軔性發揮到極致。他___就是我的公公。人雖早已作古,言行卻永遠活在我的心目中。

 

    當我將婚後第一次領的薪水,交到他的手上時,他高興得笑瞇了雙眼。瞄了一眼,迅速的返還給我,慈祥的說:『養子沒算飯,娶一個媳婦只增加一雙碗筷,你留著自己用吧』!多貼心的一段話啊!讓我感覺到: 我不是負擔!

 

    有次學校開校務會議,因討論議題較多,加上班車誤點,回到家早已過了炊煮時間。一見廚房裡燈黑竈冷,再見到洗碗槽內那座由鍋、碗、瓢、筷堆疊成的小山,不爭氣的淚水早已在眼眶裡打轉。無心上樓更衣,直接衝進廚房掏米煮飯。高跟鞋在廚房地上敲打出急促的摳摳聲,把公公從臥室裡摳進廚房。但聽他緩緩地說道:『早嘛一頓,晚嘛一頓』,不要把自己崩的那麼緊。先把東西送上樓,換好衣服再下來。短短的幾句話,讓我深深的體會到,公公真的把我這媳婦當女兒般的疼著。

 

    婆婆那種媳婦熬成婆的觀念一直深植於心。每天早上到市場買菜,把菜交由菜販送回來,而自己卻跑到紫雲巖去拜拜聊天。等我下班回家,只要流理台上有擺好了今天要煮的菜,那他就是在鄰居家聊天。等你煮好飯再去請他回來吃飯。

在這一小時裡,公公會坐在餐桌旁的長板凳上,就著餐桌,幫忙我把要煮的蔬菜整理乾淨,好讓我能快速的弄出一桌晚餐。我曾請他休息,家務事由我來就行。沒想到他會回答我一段看似很平常的話,卻暗藏著很深的人生哲理。他說:我這舉手之勞,是自私地在幫自己。一來能吃到有自己參與的美食(證實我不是要吃不要動),二來能證實我還是個有用的人(雖然我生病,我還是能做),三來還能讓媳婦感覺到家人對他的珍惜。怎麼說呢?他這種能夠在日常生活上,放下身段,愛屋及烏的心態。社會上又能有幾人?

 

    產後做完月子,我照常下樓煮早餐,老公則抱著孩子在廚房陪我聊天。然而我們的輕聲細語,還是,清清楚楚的傳進睡在隔壁臥房的公公耳裡。僅僅一週,公公就當著所有家人的面,鄭重宣布說:你媽媽閒閒沒事做,而你們兩個都要上班,以後早餐就由你媽媽煮就好。哪有『一個剃頭一個編耳』的道理。就這樣,王家媳婦不用起來煮早餐的創始者於焉產生。

 

    對於我每個月給婆婆的少許零用錢,公公一再制止,並說家用外,他有另外給婆婆零用錢。他說我晚婚,書教久了領的錢多,換作一般會計小姐,哪裡養得起三個小孩。要知道將來孩子的教養、成家都需要錢,所以『好天要存下雨糧』。多麼會替晚輩著想的長者啊。更何況婆婆對於錢的多少並不在意,他要的是那種你要尊重我,我是你婆婆的感覺。這我又何樂而不為?!

 

    寒暑假在家裡,我會刻意在樓下陪公公聊天。

他說第一次見到我,他沒想到一個教書的女孩子皮膚會那麼黑。相親回來,他探詢我先生的意見,我先生說會和我聯絡,所以他一句話也不敢講

他說婆婆很沒有自知之明,常常喜歡拿自己跟別人比,再來碎碎念,把一個家搞的烏煙瘴氣。雖然樹大分枝、水滿則溢、一個巴掌拍不響等都是自然法則,但是你大嫂之所以會要求自炊自食,這不是沒原因的。

他說當初公司重組,被五叔設計,沒能拿到工廠經營權。不過天公疼憨人,不義之財,『怎麼來怎麼去,富不過三代』。每個人頭上都有一片天,兄弟爬山各自努力。如今證明我的看法沒錯,想想:如果當時我能順利地拿到公司經營權,對孩子們來說,未必是福。

 

    有一次,先生聚餐晚回,我只好把孩子背在身上做飯。排油煙機的運轉聲,鍋鏟的碰撞聲,加上孩子的哭聲,形成了一首很不協調的廚房交響曲。沒幾下子,就把唯一的聽眾引到廚房。從沒聽過公公說過這麼重的話:你是嫁給我們當媳婦的,不是嫁給我們當傭人。只要孩子沒人幫忙顧,飯就不要煮。結果那餐未完成的晚餐,只好留給婆婆善後了。

 

    女兒出生時,先生堅持日夜托。帶回家過年時,女兒正處於怕生時期,誰抱都哭。唯有抱在陽台看天空時不哭,好不容易哭累了,睡著了。公公在樓下聽不到孫女的哭聲,要我趕快下樓吃年夜飯,而忘了先招呼尚在打理神明廳的婆婆。誰知婆婆竟耍起脾氣來,避走到隔壁嬸嬸家。小叔看不過去,才過去嬸嬸家請婆婆回來一起吃年夜飯。這時公公只輕描淡寫的說了這麼一句話:你是過來人,又不是不知道,甲子人,甭子呷甭子睏。就這麼簡單的結束了一幕拒吃年夜飯的鬧劇。感謝家人的諒解。

 

    公公因為前妻育有四男兩女,繼室也替他生了三個壯丁。小女兒在畢業旅行時因意外死亡,四子目前定居美國。俗語說;有後母就會出後爸。公公為了不想落人話柄,在他尚意識清醒行動自如時,應婆婆要求,召回所有的子女,請代書到家裡來,將他的所有財產,做合理而公平的分配。並詳細說明他之所以這樣分配的理由,務求讓每個孩子都心服口服。據先生轉述,因小叔尚在服役,公公怕他短時間內無法籌措出過繼遺產的費用。現金部分特別加上這條費用。大嫂力爭『長孫頂屘子』的習俗,公公只用了一語: 咱們長孫,敢有像那些叔叔一樣,上山餵牛割草,下田種蔬採果?就打了回票。然後加上一句:  『新例沒設,舊例沒滅』。就讓他和小叔一樣,多一筆現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杏嵐旭長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