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您,念您,我的母親
˙余玉淑
看了許多同學們寫有關母親的文章,特別觸動我心,我感動落淚,思念滿懷,為天下的母親,也為我剛過世五個月的慈母。
我母親是關西錦山人,小時候由外婆撫養,童年跟著家人遷徙流離,到處謀生,因此小學年代,因搬遷而無法好好就學,母親常常要一邊幫做家事,一邊跟著外公自學,最後在關西南坑定居下來,好學的母親,原以為可以安心讀書,誰知轉學到高原國小,日據時代,因限制年級人數,母親成了正規生外的榜外生。要比一般學生付更多的學費,那時生活窮困,家人無法承擔,也因此輟學了,留下母親終生的遺憾。
輟學後,十歲的母親,得跟著外婆在鄉下幫人採茶,種田,打雜,非常辛苦,但由於母親勤快敏捷,很得左鄰右舍的稱讚。我們余家距離南坑不遠,聽得附近有這麼一位好女孩,祖父就央人做媒,母親十七歲那年,就嫁入余家。
婚後身為長媳的母親,家有公婆姑叔加上幫傭的長工,採茶阿姊們,不到二十的母親,每天五點就要起床,張羅這一家大大小小,二十餘人三餐飲食,洗衣煮飯等家事忙完,一有空還要到園裡做農事,幸好公婆善待媳婦,自小失怙的母親,也重拾了一些溫暖母愛。
母親生育我們八個子女,自小就教導我們要尊敬長上,敦睦兄長,她平日對我祖父母孝敬有加,對當時年幼的姑叔照顧有如弟妹 ,對族人宗長也待之以禮,常走動探望。她重視倫理親情 ,以身教做子女楷模。
母親不因長年忙不完的農事,而忽略子女的教育 ,小時失學的缺憾,更讓母親激勵我們 要 立志努力,認真讀書 ,我們余家,雖有田地數甲,又有茶廠,但一直過著省吃儉用的日子,由於食指浩繁 ,資金不厚,常常需要在農會借貸周轉,民國四十幾年便捉襟見肘 ,家用也日漸拮据,而那年代,我們姊妹相繼出生, 為了我們這群子女,媽媽常常天未亮就到茶園採拾摘過殘留的茶菁,客家話叫撿茶腳,偷偷把採收所得賣到別家茶廠,或者撿拾掉落地上好的柑橘,賣給柑販,暗地裡存了一些私房,來補貼應急子女所需。母親一共生養七女一子,在那艱苦年代,祖父重男輕女,主張要把其中兩位姊妹出養送人,母親不捨,對方到我們家也只好退讓放棄,母親說,就是吃蕃薯根也要把我們養大。記得從前,餐桌上若是有魚,媽總不吃,說小時後住過淡水,吃魚吃怕了,我們都信以為真,直到我長大,提及此事 。媽才說,不是不吃 是捨不得吃,留給你們吃啊!,我聽了掉下淚來,唉!我偉大的慈母,多少年來 ,您不知默默承受多少苦難,為我們這群孩子 ,奉獻犧牲,含辛茹苦,才拉拔我們長大 , 謝謝您,媽媽。
在母親刻苦及嚴厲要求下,我們姊妹也很爭氣 ,自小就很自愛用功,家族堂姊妹大多小學畢業 ,所以祖父反對我們讀書,母親央求老 師來說服,才讓大姊讀初中,初中畢業要考師範時,祖父又拿棍子擋住腳踏車輪,阻擋大姊去考試,是母親和祖父周旋討情,才讓父親順利載著大姊到考場。就這樣,一路走來,都是母親不畏強權的呵護我們,栽培我們讀書,我們八個孩子長大後五位從事教職 ,兩位從公,一位從商,若說有一點成就,都得感謝我的慈母。
母親嫁到余家,終生在園裡操勞,我偶爾回去小住,清晨六點多起來,只見母親已在園裡露水沾濕了衣裳,未吃早餐 就已鋤了整片的地,母親至老都不變的早起農作,讓我們子女感到汗顏。 80 歲 以後的母親,也参加老人會,每星期三天去街上和 老人們聊天唱客家歌,她最愛唱 一條花手 巾,思戀歌,山歌子,天公落水等歌曲,那幾年她結交了一些老朋友 ,也一起到台灣各處遊覽,是她一生較輕鬆自在的美好時光。
民國102年,母親邁入90歲,元旦假日,母親從園裡回來,感到身體不適,送醫檢查,確定是腦出血中風,從此臥病四年,其間她堅強和病魔搏鬥,常叫我們推開輪椅讓她學走,但多次嘗試,始終未能踏出一步,105年十一月末,我們全家守在病房,看著母親嚥下最後一口氣 結束了她辛苦又偉大的一生。
我們沒發訃聞,靠著親朋口耳相傳,告別式那天 ,小小式場,兩三百人來為母親送行 ,離開鄉下遠嫁他方的堂姊妹都來了,久未回鄉,拄著拐杖的遠房姑媽也來了,她們不捨的訴說母親對她們的好,許多我不知道的母親的故事,在這次喪事中一一傳開了。我才知道,我母親不只是我們八個子女的媽媽,由於她待人的氣度與風格,也是我們親朋好友宗親鄰里懷念的典範。 媽,您走快半年了 ,今天是我們第一個沒有媽媽的母親節,回到家沒有了您,心中空虛失落,無限懷思,只好到您墳前祭拜告訴您,我們多麼想念您,多麼愛您 多麼感謝您,綿綿細雨,像我指不住的淚,媽,別了,我們會再來看您。
三女玉淑書於106年5月14日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