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教育與幸福"的回應

 

在教育與幸福,寶江談到善用教育來提升自己,改善家庭生活條件。的確是如此,教育在提升社會經濟地位(socioeconomic status)的重要性古今中外皆然。
 

在第五段,寶江提到"收入的不平等",所以有的作法就是提出加稅或其他方式來處罰那些因為技術水準較高而獲得高收入的人。寶江似乎也不贊同這種看法。我沒有看台灣的報章雜誌或電視節目,很不理解這種理論。提出一點淺見,供同學們參考。

加拿大是社會主義的國家,稅率比美國重。所以加拿大學生去美國唸書,畢業後在美國工作,大多會改成非稅務居民,不向加拿大報稅,而是向美國政府交稅。

加拿大居民每年向政府申報所得税(income tax).受僱的收入(employment )和由資產所得收入(investment income), 包含利息,股息,不動產。個人基本免稅額(聯邦稅和省稅)是一年$21007。依收入的增加,稅率累進。2014 年,BC 省居民年收入超過15萬元,最高稅率為45.8% 。低收入家庭或65 歲以上低收入老人,政府有補助。

2017 年9月15日起BC 省最低工資是$10.85 每小時。但並非所有的行業都是這個價錢。有執照的護士,汽車修理工,水電工⋯每小時工資都很高。不想上大學的學生,就去技術學院,選技術課程,或電腦,會計等課,修滿學分,考過執照,就可就業。


收入與技術及市場供需有関係,沒有聽過"收入不平等"的理論。


另外舉我的兩個學生為例。Tony 去年自卡內基美隆大學(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電腦系畢業,即應聘至西雅圖微軟公司,年薪十幾萬美元。Aaron 去年取得美國材料科學碩士,即應聘至英特爾工作,也是年薪十萬美元。我們只能感慨的說,台灣不提升薪資,是無法留住人才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杏嵐旭長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