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與幸福

 

 我們許多同學在格子寫了人生奮鬥的歷程,有的男女同學在民國56年竹師畢業前夕送照片留念就以奮鬥向上相互勉勵,我個人也得到同學的勉勵,一路奮戰走過辛苦,但最後結了美滿"幸福"的人生果實,這當然和我們的"教育"歷程有關。我在格子提過父親38歲就因肝癌過世,母親32歲守寡,扶養我們6位兄弟姊妹。因為家庭狀況不好,在小學畢業前,母親決定要我去當西醫學徒,休學在家一段時間,幸好當時的導師到我家力勸母親勉為其難讓我小學畢業,我才能順利自新竹縣新埔鎮的新星國小畢業,我也知道有許多同學有類似經驗。

 

 這裡就涉及善用"教育"來提升自己改善家庭生活條件的問題。竹師的公費教育當然是很重要、很關鍵的。家庭條件不好但會念書的小孩可以進入此公費的師範教育體系,暫時解除了父母親的憂慮、負擔。畢業以後要繼續深造改行或仍留在小學、中學教育崗位,因個人情況、想法而有不同,但無論如何竹師畢業擔任國小老師就已經大大改善原來的生活條件。

 

 教育實在太重要了,尤其師範的公費教育,當年我們許多同學也考上一流的高中,但後來因家庭經濟條件較差無法就讀,來到了竹師,這一段完全不同於一般高中的教育經歷,卻歷練了我們不同的人生。

 

  國家投資師範教育我認為是很成功的,改變了許多同學原來不美滿幸福的家庭生活。我們的父母親沒有這個機會受師範教育或其他一般教育機會,他們往往只有較低的技能水準,他們的一生的幸福無法自我改善,只有仰賴兒女改善他們的生活條件。我的母親91歲,自32歲守寡後就一直和我生活在一起,她的生活條件因我而改善,也變得很幸福。當然不是只有國家投資的師範教育提升我們的競爭力,這也要配合我們自己的學習習慣、未來對人生的規畫、在職場的工作態度,才會日積月累的增加我們的競爭力,改善我們的人生、家庭的幸福。

 

 在報章雜誌上常見文章感嘆教育造成"收入的不平等",所以有的作法就是提出加稅或其他方式來處罰那些因為技術水準較高而獲得高收入的人,這種只是把焦點擺在收入不平等的問題上,就很糟糕。因為"收入的不平等",也就是"收入差距擴大"主要是因為市場對於那些高等教育與高技術水準人力的需求變大。隨著電腦、網際網路與科技等的發展,對於高技術水準的需求快速成長並不令人感到意外。另外,全球化的趨勢造成的另一個現象,那些只需要較低技術水準的產品改由中國與其他低薪國家進口,而不是在國內生產。所以,我認為我們的經濟體系的生產力是否提升和加稅等措施沒太大關係。如果只聚焦在收入不平等的問題上,會導致生產力大幅減損,許多人會因此卻步,不願投資人力資本。

 

 竹師教育孕育我一生的競爭力,在奮鬥過程雖歷經痛苦、恐懼、失望,沮喪,消沈,最後獲得快活、平安、開心、興奮、喜樂的幸福人生,尤其是從2017年5月6日我們五班同學會以來更是幸福滿滿啊!

 

 

王寶江

2018年01月17日奇岩寶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杏嵐旭長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